「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雷山县方祥乡:乡村“小球赛”撬动文化振兴“大活力”
从34度骄阳似火打到16度凉风习习的篮球赛,你见过吗!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方祥乡给你答案。
7月16日上午10点整,随着裁判一声哨响,贵州省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赛区雷山县方祥乡预选赛在该乡平祥村篮球场拉开帷幕,全乡7支行政村代表队向次日凌晨的冠军头衔发起冲击。随着比赛的进行,观众热情不断高涨,充分展现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真正让此次联赛,呼唤乡村文化自信,切实促进乡村振兴。
(相关资料图)
从“农民球员”中读懂乡风文明,扎牢乡村振兴文化之根
“接到比赛通知的时候我还在田间用乡里发放的农药防治害虫呢,赶忙就放下喷头联系我们村的队员报名啦!”水寨村代表队领队唐建说,得知乡里要举办预选赛,一些在家务农的村民和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想报名参赛,就是想为自己村争争光。
方祥乡举办此次“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全乡7支行政村代表队共计85位村民参赛,联赛场次两天13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体育生活,培育了小村大寨的淳朴乡风,更呈现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气象。
从“借来的篮板众筹的球”到如今的“村村都有篮球场”,方祥乡7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小村落已然成为农民朋友们体育生活的中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幼孩童都聚在这里打篮球、吹芦笙,篮球场成了凝聚民心民意、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持续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从“全民健身”中读懂时代内涵,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如今进击的篮球早已成为全民健身的晴雨表之一。“以前农忙一结束,主要精力是解决村民的打捶骂仗纠纷,现在打球的人多了,玩牌耍赌的就少了,纠纷也就少了。”平祥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忠说。在他眼中,球场就是磁场,它将村里的父老乡亲凝聚在一起,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村里的文化阵地建设,举办更多具有乡土味的文体活动,让村民的文化生活‘燃’起来。”
据悉,方祥乡今年以来依托“苗年节”“吃新节”等特色节日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芦笙赛等各类文体活动17次,参与村民达3500余人次、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
从“农家奖品”中读懂特色品牌,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
7月17日凌晨,贵州省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赛区雷山县方祥乡预选赛圆满闭幕。比赛的奖品分别是冠军一只高山羊、一只土鹅;亚军两只黑毛猪腿、一只土鹅;季军35斤冷水稻鱼、一只土鹅。不论是主打“鲜活”,还是讲究“地道”,奖品的“本土味”十足。
“乡村篮球热始于篮球,但不能止于篮球。‘农家奖品’不仅要突出‘土味’,也要展现‘新潮’。我们下一步计划打造‘方祥共富伴手礼’,囊括蜂蜜、茶叶、天麻、蜡染、苗绣等方祥特色,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奖励给村民和游客参赛者们。”方祥乡党委书记毛志华介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方祥乡将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搭建更广阔的群众文体舞台,让农村群众能够更加便利、更有激情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
通讯员 吴兆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
编辑 杨晓波
二审 王光莉
三审 熊诚
标签: